查询间隔10秒
郑州市:聚焦群众健康需求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5-04 16:00:48  

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号),郑州市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辖市,获得全国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地市的通报表彰。
近年来,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思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落实办医责任,积极探索创新,持续真抓实干,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医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等媒体多次对我市医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一、夯基础提能力,不断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推进分级诊疗,确保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看得了、接得住的关键。一是加强基层硬件建设。先后投入7亿元,新建、改扩建79家乡镇医疗机构、24家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99家标准化村卫生室;为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健康一体机;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及车载急救设备、体检车和便携体检设备;为所有村卫生室配备34种基本医疗康复设备;完成1874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和170个中医药综合诊疗区建设。2017年起,对中心城区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常住人口给予10元/人/年的业务补助。目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达95.1%。二是保障基层人才建设。在贯彻落实河南省基层卫生“369人才工程”基础上,出台了郑州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市财政设立基层卫生人才发展基金,每年投入400万元用于住院医师、全科医生、社区卫生、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疾病防控等基层人才培养。2016年以来已引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4014人,计划到2020年培养1.1万人。三是提高基层人员待遇。给予每家村卫生室每年5000元的财政补贴,为所有到龄退出的老年乡医发放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按签约人数给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元/人/年的签约服务补助,我市金水区在此基础上按每户6元增加补助标准。中牟县实施乡镇人才“432”补贴计划,为基层医务人员发放每月200-400元的财政补贴。四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先后出台《郑州市推进和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等12个文件,组建省内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并逐步增点扩面。目前全市组建24家医联体,纳入基层成员单位1219家,投入1393万元配备转诊、巡诊车辆及其它设备36台(件),打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投入3000万元为基层配备远程诊疗终端设备450套,提供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诊疗服务。目前医联体内已免费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85万人次、帮助基层建设重点专科213个、开展双向转诊15.4万例(其中下转6.5万例)、开展远程诊疗服务34.1万例,基层诊疗量占比年增长量达到10%以上,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二、抓龙头增优势,持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水平
       提升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是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有力保障。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17家县区级公立医院,其中中牟县投入10多亿元新建3所县级公立医院;新郑市投资10.8亿元新建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分别投入5.9亿元、3.4亿元和4.5亿元新建区人民医院。2020年前,市财政将投入80亿元,完成市级公立医院3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目前已有9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10个项目开工建设,12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认真落实《郑州市2016-2020年度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市财政分别给予省、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重点专科)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批准建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重点专科)33个、省市级院士工作站16个。出台《郑州市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2016-2020年)》,按照每县(市)不少于4个的标准,规划建设34个县级重点专科,重点加强县外转诊率前4位的病种和重症医学、血液透析等紧缺专科建设,一批高精尖技术在县域落地开花。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将医疗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全部纳入“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对引进培养的国家级、地方级领军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35岁以下硕士和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在郑州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购房补贴。2016年以来,我市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卫生人才1052人,引进国内外知名医学学科团队58个。四是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市属各医院专科特色,规划打造妇女儿童、肝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病、烧伤整形、老年医养、骨科、眼科、肿瘤、头颈、中医药等11个特色专科诊疗中心,其中儿童医疗中心被省政府确定为六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市财政投入6500万元支持创建工作。目前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郑州市域外患者占比达75%以上,烧伤、眼科、器官移植、心血管、骨科等诊疗中心收治的市域外患者占比达50%以上,我市区域医疗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救治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三、重投入建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偿和激励机制是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关键环节。一是落实药品零差率补偿。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推开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因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的合理收入,80%由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20%由财政补偿。财政补偿部分由省、市、县(市)按4:2:4比例承担。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损失的90%由调价补偿,10%由财政补偿。在落实10%的财政补偿基础上,城市公立医院调价补偿不足90%的,财政给予全额兜底。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偿资金全部足额拨付到位。二是落实政府六项投入。对市级公立医院已立项未开工项目和今后新审批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基建和设施设备由政府全额投入,实行交钥匙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市级公立医院日常基本医疗设备购置的专项补助。根据公立医院核定床位数,市、县两级财政按照2:8比例给予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每床5000元的学科人才科研补贴;市财政按照2018年8000元/张、2019年9000元/张、2020年10000元/张(2020年以后标准保持相对稳定)标准给予市级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引导公立医院转变发展模式。三是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组建公立医院为主体的药品采购联合体,通过价格谈判降低药品费用的,财政按照差价金额的4.5%给予公立医院奖补。每年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县级公立医院前3名给予10-30万元奖励,对城市公立医院前5名给予10-50万元奖励。加大对社会办医的奖励扶持,对投资5千万元以上的新建非公立医院,给予其投资额6-7‰的一次性奖励,每年对综合考评较好的非公立医院给予每家10万元奖励。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