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郑州10月21日电(记者李文哲)近年来,郑州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积极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骨架”,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出文明诚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今年8月,郑州市等16个城市(区)被确定为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就示范城市创建经验,近日记者专访了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鹏。
党政高度重视 信用规章不断健全
在2017年、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郑州市分别获得“城市信用工作创新奖”“守信激励创新奖”。2019年7月,郑州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位列第9名。之所以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王鹏表示,这离不开郑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信用规章的不断健全。
自2016年4月郑州获批参加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以来,郑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并召开工作推进大会,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社会信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郑州市注重建章立制,搭建平台,不断加强信用基础建设。近年来先后颁布实施了《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郑州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并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络员、考核办法、信用信息共享、“红黑榜”发布、联合奖惩等机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政策体系。
通过强化信用信息平台功能,郑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在全市政务云平台上完成部署并嵌入了四级联动审批系统,实现了对信用信息征集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畅通了省、市、县三级的信息共享渠道。截至目前,信用信息征集范围扩展到53个部门及12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信用数据库共收集信息2.47亿余条,各类信用信息分类供社会查询,基本实现行业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郑州市还制定出台了《郑州市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试行)》,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保障局、市交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均制定出台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郑州市坚持每年在《郑州日报》、郑州信用网、郑州文明网、中原网等主流媒体发布两期“红黑榜”信息,截至目前共发布诚信“红榜”信息2.8万余条,“黑榜”信息1.4万余条。
突出四大领域 加强信用分级监管
如何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王鹏表示,郑州市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建设,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加强信用分级监管。
以政务诚信引领和带动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在依法行政方面,郑州市以“五单一网”为抓手,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在政务公开方面,已通过各级各部门政府网、政务微博微信等途径依法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58万条;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初步编制了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目录,市县两级标准一致、协调联动;在政务服务创新方面,推动相关事项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集中。郑州市还取消了各种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以商务诚信建设促进营商环境有效改善。郑州市注重加强市场领域、经济活动领域、金融领域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商务诚信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实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建立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市税务局通过微信向纳税人公开了信用级别查询;市环保局将企业环境违法失信信息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曝光……在其他领域,20多个行业主管部门也以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建立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以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郑州市制定了《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加强重点人群信用信息管理,重点采集和记录律师类、公证类等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进一步完善了劳动用工备案、劳动用工违法行为等信息记录,探索实施了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行为公示制度和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在金融、交通、环保、住建、旅游、商务、民政、安监等领域,全面推行使用信用产品,努力推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以司法公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底线。郑州市严格坚持依法办案,全面推行“阳光执法”,及时公开执法办案的制度规范、程序时限等信息,规范执法尺度,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制定了《郑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务行业分级管理制度》,对法律援助中心、公证行业、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5类人群进行信用分级评定,并依据评级结果进行分级分类监管。
多措并举推进 信用建设蔚然成风
如今,在河南郑州市,个人信用分评级优秀,即可享受景区门票优惠、租赁房屋免押金、基层医疗机构优先转诊等多项激励政策……由郑州市政府推出的反映个人信用的“商鼎分”正式上线城市综合服务应用程序“i郑州”,年满18周岁的常住市民用手机下载注册“i郑州”,并实名认证后便可查询自己的信用分。
这是郑州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侧影。诚信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王鹏表示,通过推广信用承诺制度、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支持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氛围,以信用建设为基础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守信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自觉的行为规范。
一是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对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实施“容缺受理”,组织市场主体在“信用郑州”网站,承诺依法诚信经营,自愿接受社会监督。中国(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通过采取“清单告知、书面承诺、履约审核、信用监管”打造了“信用通”管理服务模式。
二是率先探索建立信用修复。郑州市积极开展信用修复机制研究探索,率先在全省开展试行信用修复工作,制定出台了《郑州市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绘制了信用修复工作流程图,积极推动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鼓励行业开展信用修复机制的探索创新,环保、交通、物价等领域率先实行信用修复和约谈机制。
三是支持信用服务市场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使用信用报告,积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信用产品,政府行政事项管理中普遍使用信用核查。在政府采购领域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了22家市场信用服务机构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服务机构,完成了35家信用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初步形成了有郑州特色的信用服务市场。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氛围。积极借助郑州日报、郑州市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充分发挥“信用郑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积极利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坚持每年举办两期社会信用大讲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对社会信用的理解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守信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