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一年多来,我市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多部门深度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中原行动在郑州落地开花,健康郑州行动蓬勃开展。主要健康指标数据显示:2020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16%,较2018年提升近14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从78.4岁到有望迈入80岁城市行列……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我市成功入选,其中一项指标“医疗健康幸福度”更是排名领先。
一、顶层谋划 全面启动18项健康行动
2019年9月29日上午,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新密市政府承办的“健康郑州·我行动”健康郑州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在新密市妇幼保健院举行,这标志着健康郑州行动正式启动,这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健康郑州行动的实施过程中,我市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聚焦重点人群,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综合防控,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坚守初心使命,弘扬健康先进文化,确保行动扎实有效推进。
为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营造共建共享健康环境,促进实现全民健康,我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出台了《健康郑州行动实施方案》,并在国家、省15个行动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促进和健康信息化三个行动,完善补充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内容,形成18个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涉及行动目标与考核指标41项,其中有26项优于全国、全省目标值。
把健康素养纳入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养老机构等须配备营养师,力争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居民心理健康纳入卫生健康监测,2022年饮用水水质明显改善,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在每个专项行动上都进行细化,提出具体要求。
按照计划,到2022年,全市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大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均预期寿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为此,我市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市长任推进委主任、主管副市长任执行副主任的健康郑州行动推进委员会,18个专项行动工作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出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健康郑州行动中9项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有针对性地指导健康郑州行动落地落实。目前,全市先后举行了妇幼健康促进、合理膳食等9个健康行动启动仪式,其他专项行动以会议部署、专题培训等方式推进实施。
二、创新模式 全面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为做好健康促进大文章,我市不断创新模式,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管理,到合理膳食、控烟,再到爱国卫生、健康环境促进,一项项指标正落地生根。
为了把健康触角进一步拓宽延伸,2019年我市推行“三个一”健康管理服务。在全市创新建立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三个一”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即建设一间健康小屋、设立一名健康管理员负责健康小屋的日常管理、并由签约医疗单位组织一支健康管理服务团队。目前,全市120家单位建成健康小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16.2万份。国家卫健委调研组给予了“郑州市健康管理工作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借鉴,值得复制推广”的评价。
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等特点,2017年我市开始探索建立“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三级健康管理新模式,着力实现健康管理“防、治、管”一体化融合。目前,全市建立三级健康机构227家。同时,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三师共管、五大处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三师”: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五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健康管理。
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我市组建专家库、讲师团开展健康巡讲活动,举办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打造“学习强国”河南平台、郑州平台健康教育专栏,编辑出版《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读本》《郑州市民健康手册》,持续办好郑州健康大讲堂健康品牌。举办“健康郑州行动”知识竞赛,点亮地标建筑。加强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展播,在荥阳、中原等四个区县打造健康教育公园、一条街等亮点阵地,开展健康素养答题发红包活动,开展“健康义诊、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加强12320卫生健康热线建设。
在贫困乡村推广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3进”,即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2建”,即加强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和队伍建设;“1帮扶”,即省市医院、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对口帮扶县区),建立“市级医院联系分包帮抓区县、县级医院联系分包帮抓乡村(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加强合理膳食宣传及干预指导,增强居民“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意识,并通过健康食堂的环境营造,营养配餐(特殊、治疗饮食),加强炊管人员培训、糖尿病等带量食谱的应用,以及营养DIY形式的营养教育活动等具体措施,让合理膳食逐步落地落实。
全面禁烟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目前全市建成无烟单位、无烟党政机关2345个,学校、医院实现全覆盖。2020年8月5日,《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修正案颁布实施,实现了河南省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立法城市零的突破,郑州市进入全国无烟立法城市第一方阵。全市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30%以上。
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初步形成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郑州模式和管理体系,在全国全省推介。中牟县东村社区、二七区康桥华城社区和上街通航社区建设健康社区的经验做法被作为典型案例纳入全国健康城市标准化项目研究,并被《健康中国观察》杂志连续刊载推广。截至目前,全市4个县市纳入省级健康城市试点,省级健康细胞95个,市县两级共命名各类健康细胞近3500个。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全市所有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全部完成,全市53574座公厕达标率65.45%。全市重点场所病媒生物防制覆盖率在95%以上。
三、智慧赋能 打造市民品质健康生活
健康行动不仅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重要的是通过搭建智慧惠民服务平台、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管理等有力举措,推动疾病防制体系向智能化发展,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支付宝搜“核酸检测”,即可查询附近核酸检测机构、直接预约、结果查询。我市51家医疗机构上线支付宝“疫情服务直通车”,高效、智慧服务返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通过“郑好办”智慧医疗板块,市民可通过电子健康卡、检验检查、疫苗记录等享受全新的就医服务体验。全市30多家医院即可实现“亮码就医、脱卡就医”,32家市县两级医院可在诊室支付,14家市级医院可在病房结算。去年,我市全力构建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便民应用、推进智慧管理三个方面协同发展的智慧医疗健康体系,全市17家医院已率先完成对接,汇集医疗健康数据1亿多条,整合健康档案480万余份,卫生健康服务逐步迈入智慧化新时代。
大力推进公卫体系提升行动。市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项目和市传染病应急检测中心P2实验室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12家,日检测最大量8464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系列文件,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基层中医药网底建设,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7%的村卫生室配备有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建立健全全市治未病网络体系,设立市、县两级“治未病中心”7个。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城市10分钟健身圈,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我参与、体育强市我添彩”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疫情时期推出“体育战‘疫’、‘郑’在行动”“客厅‘马拉松’”居家系列线上健身活动,助力全市掀起线上健身新热潮。
强化精神卫生干预工作,由建立公安、民政等“五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成立新冠肺炎心理救援医疗组,设立新冠肺炎医务人员心理热线、“心灵使者”心理咨询微信专号,积极为广大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市八院、市九院开通应对疫情心理援助24小时服务热线。
四、精准施策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要求健康管理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推动关口前移,做到早预防、早管理。一方面,加强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干预。比如,针对婴幼儿,注重预防儿童常见病、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等;针对青少年,注重保持青春期身心健康;针对成年人,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控;针对中老年人,着重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等。另一方面,完善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机制。
持续开展妇女“两癌”、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全年完成宫颈癌筛查61112人,乳腺癌筛查61412人;持续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妇产前血清学筛查75325人,孕妇产前超声筛查78593人,新生儿3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87369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85189人,新生儿开展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106477人,听力筛查104715人。全力打造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更多儿童不出省享受健康呵护。
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健康副校长”选聘派驻制度。为全市1345所中小学校配备健康副校长。从公立医院选派医师903名,进驻1674所幼儿园,实现普惠幼儿园健康副园长派驻全覆盖。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综合防控”联动工作机制,搭建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平台,开展学生视力监测和教室灯光照明改造工作。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指标达标。
注重职业健康维护。通过《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建立健全郑州市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全市纳入粉尘危害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共401家,开展粉尘浓度定期检测401家,接尘劳动者检查率97.85%、培训率97.46%。在登封市和新密市依托乡(镇)卫生院共建设9个尘肺病康复站,有效解决了尘肺病患者康复难、治疗难的问题。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全市150家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的24家,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126家。全面推动老年医学科建设,全市1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广泛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区县(市)和示范机构创建,探索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市13个医养结合试点示范机构遴选公布,成功设置12家医养结合机构,市老年国际医学研究交流中心、市老年病质量控制中心、5个医养结合管理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进全国领先。
为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管理,我市推进脑卒中危险因素民生实事,将死因靠前重大疾病筛查干预列入民生实事。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重点做好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积极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巩固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果。
五、健康数据 郑州行动开局成绩斐然
一年多来,通过大力推进健康郑州行动,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
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16%,高出2018年(16.2%)约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约4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国家(22%)、省定(22%)目标。
全市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6个、卫生城镇27个,省级卫生乡镇、小区(村)及卫生单位855个;全市创建成省、市级健康细胞315个,其中省级健康乡镇17个、健康村庄19个、健康单位59个。
全市孕产妇产前筛查覆盖率为63.48%,高于2019年同期13.48个百分点,超出年初目标8.48百分点。
全市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4.53%、 64.43%,分别高于2019年同期1.46个百分点和1.83个百分点,分别超出年初目标1.03个百分点和0.93百分点。
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48.6%,高于2019年同期8.1个百分点,超出年初目标3.6个百分点。
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够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完成了年初目标(100%);全市8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高于2019年同期15个百分点,超出年初目标13个百分点。
全市有81.25%的乡镇卫生院、66.6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分别高于2019年同期43.25个百分点和41.18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目标31.25个百分点和26.6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