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经验交流】金水区:以“四促”带“四新” 开启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征程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5-12 15:15:01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总要求,按照“重塑一个体系、建立两项机制、推动三项变革、实施五个突破”的“1235”建设路径,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市县一体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保基金可持续、卫生健康事业得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3年5月12日-14日,“2023中国县域医共体大会暨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学术年会”将在河南郑州隆重举行。年会紧扣以健康为中心理念和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中心建设,分别就顶层设计、医保支付、人力资源与薪酬绩效、信息化与数据化、医防融合,以及次县域中心建设及乡镇卫生院发展等六个主题展开讨论,深度研讨医共体建设难点问题,“疏通”医共体建设关键点。


以“四促”带“四新”

开启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征程


金水区紧密型医疗集团改革情况

金水区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起始于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的成功探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群众就医观念从“有病看”向“防未病”的多样化的需求转变,金水区委、区政府坚定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重大改革目标的强大信心,广泛调研、审慎论证、集体决策,重新整合以区总医院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投入8.5亿元,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成占地89亩、10.8万平方米,满足三甲医院功能标准的金水区总医院新址;2020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成功晋级三级综合医院,逐步演变形成以区总医院为核心,附属3区2院为补充,21个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延伸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目前,集团已建立与301医院及多家省内三级甲等医院互通渠道,与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二附院实现人才培养合作,共有职工288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05人,占总职工数的95%以上;家庭医生团队306支,面向全区161万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等。


主要做法

党政齐抓促发展,构建管办新体系

金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专题召开区委深改委会议、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建设方案,研究确定“25533”集团化发展新体系。

2,即组建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担任主任的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区纪委监委牵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实施重大决策和监督管理。

5、5,即实施集团“五个一体化管理”,组建“五大医疗服务中心”。成立集团党委、制定章程,建立议事决策、人事薪酬等机制,实行总院长负责制,成员单位法人主体资格不变,充分赋予集团运营自主权。

3、3,创新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健康管理促进联动体系,区级成立区长任主任的健康管理促进委员会,17个街道、214个社区分别成立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健康管理促进办公室;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健康管理促进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组织架构,建立联席会议、居民健康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全方位开展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格健康管理促进服务工作,以提升社区参与度持续扩大健康管理覆盖面。

资源共享促均衡,实施提升新工程

围绕“强队伍、提水平、精专科、优环境”的均衡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实现医疗资源同质共享、优质均衡。

一是强力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程,率先打造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院内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引进、培养、聘用“三个优先”政策,切实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提高高校毕业生、中高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全科为主、全专结合的基层医疗良性发展,2022年辖区全科医生增量较2019年提升8.25倍,基层综合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二是全面实施优质资源下沉工程,按照扩容一批高端诊疗设备,开展联合诊室(病区)、专科联盟两类帮扶行动,实施1/3门诊号源、1/4住院床位、专家号源三个资源倾斜的“123”发展路径,开展按职称、分专业的基层专家人才招引计划,推动实现了近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DR、CT等医疗设备;100%中高级职称定期到基层坐诊,60%中高级职称常态在基层工作,大大提升了群众基层就医吸引力,2022年基层诊疗量占集团总量近67%。

三是积极打造诊疗中心建设工程,以区总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契机,组建以妇产、心血管、中医、康复、骨科、神经内科六大专科为重点,以胸痛、卒中、创伤、危重症等34个子中心为支撑的人才梯队,每个专科至少拥有5名高级职称,每个中心至少拥有2名高级职称,全面提升区级高素质医疗卫生专家团队能力和区域疑难重症诊治承接力。

四是稳步推行社区卫生提质工程,坚持扩容增质、软硬兼施,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年版)》,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建设,辖区22家均达到国家能力建设基本标准,60%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能力建设,9家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实现就医环境、服务能力双提升,满足签约对象线上问诊、线下就诊、上门巡诊、保健养生等多样性、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需求。


服务多元促融合,构建就医新格局


以家庭医生为纽带,坚持重心前移、服务多元、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以社区网格为单位的多元健康服务。

一是“金”家医架起“连心桥”。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效整合楼院服务资源,创新打造家庭签约医生街道工作室、社区服务站、楼院诊疗点“三位一体”的家医服务阵地,探索建立306支“1+1+N”的新型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团队,设立家庭医生诊疗开放日,面向群众提供9项基础性免费服务,支持居民专属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探索针对特殊患者开放家庭病床,以新机制、新举措推动健康服务向老百姓家门口延伸,努力为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保驾护航。目前全区累计签约群众85.4万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8.29万份,管理慢性病患者14.04万人。

二是“亮”绿灯畅通“转诊路”。集团内上转患者实行“一免三优先”政策,下转患者取消起付线,专车接送、专线直达、专人接诊,2018年以来,集团分级诊疗上转的病人增长14倍;下转到社区的病人增长6倍,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便捷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危急大病进医院、小病康复在社区”的良好愿景。

三是“广”覆盖密织“中医网”。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医疗集团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三个100%。即:100%完成省级中医馆建设目标,100%完成中医类别医师占比,100%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医疗技术服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儿童运用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占到了75%和8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深受群众欢迎,真正发挥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

数智赋能促创新,激发改革新活力

聚焦“两大一全”,创新发展指尖医疗、智慧健康,打造数据联通、服务精准、功能整合的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

一是建平台,聚焦“大数据”,围绕“共建共享、数字互联、智慧医疗”总目标,高起点开发涵盖居民就医、家医服务、国粹中医、健康管理、社区托育、妇儿保健、健康小屋、阳光审批、金卫风采等9个服务板块的“健康金小卫”信息化平台,快速聚拢集团内优质医疗资源,全力推动医疗卫生和健康信息系统的碎片化整合、多元化融合、智慧化共享,让群众点滴健康需求都能在“指尖”上实现,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坐拥7×24小时的掌上健康小管家,群众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39%。

二是优服务,聚焦“大健康”,试点选取100个便民核酸采样屋进行适能化改造,开展“三个一批”便民服务活动。即:面向社区居民投放一批智慧健康屋,广泛开展自助式健康检测、体能评估、生化检验等服务;面向公共场所开放一批便民母婴室,提供多元化公共场所母婴服务;面向长处方患者增设一批智能售药亭,通过二维码处方实现自助取药;着力构建数智赋能、要素多元的便民健康服务新模式,真正让老百姓享有家门口的便捷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聚势能,聚焦“全流程”,以提升人民群众感知度和满意度为宗旨,以“三个线上一体化”为载体,实现医疗健康服务能级的整体跃升。

线上质控一体化:强化医疗信息平台数据库升级改造,对院内病历规范率、诊断准确率及用药合理性等诊疗服务进行动态监管,打通医生接诊、患者就医全智能双通道,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利度;

线上考核一体化:依托AI人工智能开发线上公卫考核平台,建立智慧健康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施终末监督,变“纸质考核”为“数据考核”,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公平考核;

线上服务一体化:立足“医疗服务有人管、平时健康有保障”,建成医疗、健康两大数字监管驾驶舱,开展院内导诊、双向转诊、智能查房、诊间支付,病区结算、电子病案“六大”智能精准“一站式”线上医疗服务,实行居民健康体检、家庭签约、健康宣教、妇幼保健、营养膳食等健康数据“一键式”线上动态监测管理,率先落实全省确定的“便民就医少跑腿、健康管理全过程”各项举措。


取得成效

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金水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下,金水区16年励精图治的医改之路,以科学、持续、深入、广泛的改革创新、探索实践,逐步使“小而精”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演化为“大而精、细而专、紧而实”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初步实现了从“好看病、看好病”向“少生病、促健康”的多元化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建立了与省会中心城区相匹配、与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医防融合、中西并重、优质高效的“大健康、多元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通过探索建立外部治理、内部管理、健康服务“三大体系”,完善财政投入、人事薪酬、绩效考核、医保支持等制度,实现了集团化“内外兼顾、管办分离;一体管理、自主经营;网格服务、向下延伸”的发展目标。二是服务模式更加优化。实行街道参与、社区管理的服务模式,构建了以网格为单位,健康管理促进员、家庭医生、网格长、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健康服务协同,进一步推动健康服务向社区管理融合。目前已打造完成以凤凰台街道为试点的三级健康管理促进服务体系,正逐步在全区推行。三是医疗资源供需更加匹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为主的基层卫生发展导向,综合辖区人口分布、基础设施、群众需求等因素,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城市发展一体规划、同步建设,3年新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量的近22%,并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实现集团发展与群众供需精准匹配。四是就医格局更加合理。在金水区总医院领办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上,统筹区域内其他医疗资源,将省级公立医院领办的4家,市级公立医院领办的2家,民营医院领办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辖区其他非金水区总医院领办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医疗集团管理,真正实现了资源有效融合、功能定位清晰、网格布局合理。五是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聚焦医疗卫生智能化、群众服务多元化,开发上线就医导诊、服务咨询、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多位一体智能化健康服务平台,将健康体检、母婴服务、中医诊疗、智能药亭等服务向社区楼院、公共场所延伸,持续推进便捷化医疗健康服务,辖区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虽然金水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要求,仍有提升和发展空间。下一步,金水区将持续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改革认识,按照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四新”要求,以群众、党委、政府、职工“四方认可”为标准,坚持集团发展与群众健康需求增长、城市发展规划布局、探索创新引领改革“三个同步”,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增加服务元素,破除壁垒和难点问题,加快形成“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的可持续性良性循环,努力为国家、省、市医改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水经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