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经验交流】中牟县:医共体建设“三步走” 铸就改革新成效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5-12 15:09:44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总要求,按照“重塑一个体系、建立两项机制、推动三项变革、实施五个突破”的“1235”建设路径,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市县一体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保基金可持续、卫生健康事业得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3年5月12日-14日,“2023中国县域医共体大会暨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学术年会”将在河南郑州隆重举行。年会紧扣以健康为中心理念和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中心建设,分别就顶层设计、医保支付、人力资源与薪酬绩效、信息化与数据化、医防融合,以及次县域中心建设及乡镇卫生院发展等六个主题展开讨论,深度研讨医共体建设难点问题,“疏通”医共体建设关键点。


医共体建设“三步走”

铸就改革新成效

为持续推进优质资源下沉,中牟县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家医院为牵头单位,组织11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2个县域医共体。作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中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医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强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初步形成了全县医疗资源“一家人”的管理新模式。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改革成效不断突显。2022年,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41.53%,较2017年提升28%,两家牵头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县域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升至65.62%,较2017年提升14%,让群众能够看得起病;2022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同时,全县1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3家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夯实责任“顺体制”

扛稳领导责任


及时调整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书记、县长为县域综合医改第一责任人。由一名政府领导统一分管涉及“三医”主要职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委编办、卫健、人社、财政等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医共体建设新局面。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结构,助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党总支议事决策机制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机制,明确院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院长办公会在院党总支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强化党建引领

由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兼任医共体党委书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14家乡镇医疗机构党支部纳入医共体党委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统一协调,促进工作精细化管理。


完善组织架构

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家公立综合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与14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两家县域医共体,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两家医共体建立“一办六部”管理中心,并抽调76名业务骨干充实力量,持续推进医共体内人事、财务、业务、药械等“七统一”。


制定政策章程

制定并完善医共体章程、医共体实施方案等40余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完善的医共体政策体系,确保改革任务的相互协调、改革进程的前后衔接、改革成果的彼此配套。


改革人事薪酬

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去行政化改革,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员额制管理。发挥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完善村医村卫生室补助政策,优化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环境。公立医院建立“县招乡用”管理机制,2022年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08名,丰富各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落实“乡聘村用”政策,招聘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共165名,基层医疗机构为符合条件人员缴纳养老和工伤保险。落实医共体经营自主权,总医院选拔任命成员单位6名副院长,负责“轮岗派驻”团队的管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分别派驻工作团队进驻两家医共体,将疾病控制、健康管理、妇幼保健与医共体建设深度融合。


高效融合“优服务”

推进信息共享

搭建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就医“一卡通”,实现全县公卫信息、就诊信息的互联互通。推进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融合和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技术支撑。开通微信公众号,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向居民开放,实现县域内医疗数据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2022年共对乡镇卫生院共进行远程心电会诊33084人次,动态心电会诊1050人次、远程影像会诊1915人次,对村卫生所进行远程心电会诊212人次。实行“基层看病、县级检查”,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患者进行CT检查535人次,MRI检查761人次。


盘活医保资金

对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县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为基数,预留一定比例风险、质量保证金和大病保险资金后,打包支付给两家总医院。同时加快推进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自2022年1月起县人民医院试点启动DIP付费。通过“云上中牟”、医共体牵头医院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页等多种渠道开展医保政策宣传。组织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开展DIP知识线下培训1次,线上培训5次,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开展培训5次。


中医融入医共体建设

在医共体建设工作中遵循“县带乡、乡管村”原则,建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长效机制。在全县村卫生室加挂“中医科诊室”标牌,促进村级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面向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医共体总医院设置中医药服务部,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和对口帮扶,在全面提高医共体内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每个医共体打造2家中医特色突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推进中医药全面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团队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强化医防融合

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测户、困难户免费体检率、随访服务率、签约服务履约率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重点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和健康主题公园创建活动。成立慢性病防治管理中心,成功创建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通过签约服务、慢病管理等措施实现医防有效融合。


提升能力“开新局”

提升牵头医院综合能力

累计投入10多亿元实施“交钥匙工程”,完成三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整体搬迁和设施提升。投入健康扶贫资金3000余万元,在全县范围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全县共打造省级重点专科3个,郑州市县级重点专科5个、郑州市特色专科1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项。2022年,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41.53%,较2017年提升28%,两家牵头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全面完成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投资1.7亿元新建3所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4000余万元为基层医疗机构添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体检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医疗设备和签约服务工具。新建19所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所村卫生室实现“五室分设”的标准化建设,配备办公及中医设备。

在总医院的帮扶下,各院区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得到提高。开展盆腔肿瘤切除术、股骨头置换术、腹腔镜手术等各级各类手术785台。开展了浮针疗法、TCD检查、产后康复、腔内超声检查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全县1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3家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提升县域内群众获得感

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等措施,使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压低运营成本,次均住院费用降至4928元,平均住院日降至6.35天,远低于郑州市平均水平。2022年,县域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升至65.62%,较2017年提升14%,让群众能够看得起病。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行动、评选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多方位提升群众满意度,2022年,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